第(2/3)页 为了躲避战争,而出国的人还是比较少。 除非再等两年,国军接连战败,那才会引起不少人的担心,从而外逃。 而如今那些愿意来海外的,除为了那些田地和有亲朋好友在海外原因之外的,还有一种。 那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。 例如在抗战扮演着不光彩身份的人,主要就是汉奸。 只是这些更多愿意去日本投奔‘狗主子’。 看到眼前这108名村民,高桥知道,这是他以后治下的村民。 听说以后会实行村民自治,但现在还不是,没那个条件。 毕竟连婆罗洲政府此时都不算民选政府,下面自然也不会着急开展。 按照南华联合会高层来说,现在的婆罗洲自治政府其实就是过渡政府,等过几年,局面稳定后,才会进行真正的选举。 而且现在连党派都没有。 高桥也是一名退役士兵,不过他并不是广东人或者福建人,而是天津人。 他来这里可就早了,他是小时候跟着父母来的。 是民国初期来的,之后就在这里长久定居,已经三十多,并在这里安了家。 他也是负伤退役的,只是没有残疾。 家里面也不想他继续去军队,怕打仗。 加上家中就只有妻子和几个年幼的子女,仅靠妻子一个人有些照顾不过来。 于是他就带着一家人搬到了这里,妻子因为读过书,属于小学毕业的水平。 但因为乡里缺教师,以她这个水平最终还是应聘上了。 婆罗洲是在义勇军时期就建立了师范学校。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战前就在开办的华人中小学,但偌大的婆罗洲,这些读书人根本不够。 学历高点、且愿意去教书的,自然都优先考虑留到城里,而不会来乡镇。 所以乡镇老师的要求不高,只要通过考核就行。 一般都是小学毕业或者初级中学毕业的,前者居多。 乡镇目前只是开设了小学,所以老师学历低点问题不大。 战前就在婆罗洲的那些华人,普遍受教育程度还是比较高的,绝大部分年轻人都读过小学。 至于中学和大学,那就看各自家庭情况了。 婆罗洲这边如今的要求也不是很多,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不现实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