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阿弥陀佛,各位施主有礼了,老衲法号‘德远’,贵客来临,有失远迎,还请见谅。”大肚和尚走上前来,温润的目光从李承武四人身上扫过,最后落在王长生的身上,郑重的行了一礼: “敢问道友师承何处?” “原来是德远大师,想来您就是他们口中的高僧大德了,在下王长生,师承龙虎山。”王长生作了一揖。 眼前的和尚,给他一种淡淡的压力感,想来境界应该在他之上,就是不知道是辟谷中期,还是辟谷后期了。 “什么高僧大德,都是乡人过誉罢了。”德远大师微微一叹:“倒是道友乃龙虎山高功,未来不可限量,不是我这半截身体入土的老和尚可比。” “大师说笑了。”王长生摇了摇头,结束了商业互捧:“您对‘眼妖’一事,似乎别有见解?” “见解谈不上,只是知道一些其他的情报而已。”德远大师叹了口气:“安米县眼妖一事,老衲也多有关注,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,张道友,几位施主,还请跟老衲入寺再谈。” “谢过大师。”李承武兄妹大喜。 他们没想到,宏音寺的“大德高僧”竟然主动出现在面前,而且看样子,似乎还愿意为他们提供庇护,这如何不令两人欣喜若狂。 当然,他们也很清楚,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身旁的“少年道长”。 否则他们一介凡人,如何能令德远大师屈尊现身? …… 在德远大师的带领下,一行人走进了寺内。 宏音寺并不辉煌,一部位漆柱都已经褪色,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悠久与厚重。 在朦胧晨雾的笼罩下,宏远寺像是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,显得分外沉寂肃穆。 清晨入古寺,初日照高林。 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 当德远大师引着几人来到一处幽静的禅房前时,王长生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这么一段诗句。 在禅房内的圆形木桌旁落座,德远大师为王长生、李承武和李静姝各倒上一杯清茶,至于两位护卫,此刻正站在外头等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