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记-《召唤之天下归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治平十年,四月,邓灏驾崩于洛阳乾阳宫,享年五十岁,在位十年,葬于邙山泰陵。

    治平十年,五月,皇太子邓桓即皇帝位,改元庆隆,为大行皇帝邓灏上庙号世宗,谥号文皇帝。

    庆隆五年,楚王邓辅为齐王邓尊抱不平,对世宗文皇帝出言不逊,邓桓大怒,废除邓尊、邓辅亲王爵位,赶出洛阳城,发配邙山守陵,并将齐王一脉、楚王一脉尽皆贬为庶人,逐出宗谱。

    庆隆十二年,明镜密报,废楚王邓辅勾结旧部,密谋造反,邓桓下令处死废楚王邓辅,尽诛废楚王一脉,卫国公府(李靖一族)、英国公府(李嗣业一族)、徐国公府(李秀成一族)、曾国公府(李存孝一族)、高都侯府(李定国一族)、清源侯府(李显忠一族)尽受株连,史称废楚逆案,至此,昔日世祖武皇帝时期的顶级将门,李家烟消云散。

    庆隆十七年,邓桓再借废楚逆案之名,以武威郡公府(伍云召一族)、平原郡公府(高思继一族)、清河郡公府(王彦章一族)、信陵侯府(庞德一族)、武平侯府从逆为由,夷三族,梁国公府(慕容恪一族)、魏国公府(慕容垂一族)、信国公府(张辽一族)、辽国公府(关羽一族)贬为庶人,没收家产,另外受株连勋族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邓桓在位二十三年,励精图治,邓朝国势日昌,国库充盈、社会安定、百姓安生,史称庆隆之治,然多次诛杀、废黜功臣之后,令其染上污名,毁誉参半。

    然庆隆年间,邓桓坐视渤海国壮大,使得渤海国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之下,窃取了邓朝辽东道的玄菟郡和乐浪郡,又收服了鲜卑、乌桓、匈奴等部,吞并三韩,成为了与邓朝相提并论的强国。

    庆隆二十三年,九月,邓桓驾崩于洛阳乾阳宫,享年五十二岁,在位二十三年,庙号高宗,谥号元皇帝,葬于邙山永陵,时年三十岁的皇太子邓焕继位,改元嘉隆。

    邓焕在位期间,对内奉行世宗、高宗时期的国策,对外大兴武事,与渤海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。

    嘉隆二十二年,邓军攻入渤海国都城辽阳,成功灭亡了渤海国。

    邓焕在位三十五年,邓朝版图、国力达到巅峰,史称嘉隆之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