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虞汐点头,对此表示赞同,而后反问陶成明:“可如果广告内容与我们推出的产品理念不合呢?” 陶成明眸光微闪,面色晃过一丝不自然:“何谓不合?” 虞汐有理有据分析:“公司新推出的19X1系列手机售价799,功能强大,造型复古,主打经摔耐用,操作简单,信号接受能力强,是一款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。” “创远集团一直走的是亲民路线,产品价格较低,实用性强。《偶创》这种选秀类节目立意却截然相反,选手出道的方式需要喜欢他们的人,无止境的打投,像个无底洞,谁堆的金钱高,谁才能获胜。” 陶成明是个品性不错的商人,早年丧妻,独自拉扯女儿长大,创业成功后,未曾被酒色财气沾染过半分,永远都是一身笔挺的西装,面容和善出现在人前。 创远集团的成功,离不开他的英明领导和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日夜操劳。 虞汐很尊重,说话也客气,点到即止:“铺张浪费,挥霍无度,实在不适合创远。” 市场部副总裁聂科笑道:“虞小姐,你是年轻人,思想不该这么保守才是。这款手机的确面向老年人,但创远的其他产品不是,年轻人里同样有很多受众。况且,科技一日千里,我们又怎么能一成不变?多方面发展才是一个公司的生存之道。” 聂科和陶成明都是创远集团的创始人,但经营理念不同,一个激进,一个踏实。 唯独投资《偶创》,两人意见一致。 聂科的目的很简单,投资流量,改变现状,向更大的平台发展。 陶成明则较为复杂。 《偶像创造营》是女儿陶婉婉拜托他投资的。 他对娱乐圈的事不甚了解,但宣传旗下产品离不开流量。 公司到了瓶颈,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切入更有利的方向。 这个决定,算是成全了女儿,也成全了公司发展流量。 虞汐不可置否地笑了:“说的也是。” 好像赞同了聂科的观点。 只是答案她一早就说了,不同意。 纵使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。 她是来做最终决定,不是来浪费口舌,他们想讨论什么就讨论什么,她不干预。 副董事长和CSO没有说话,无所谓地翻动手里的资料,嘴角似扬非扬。 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高管看向陶成明:“陶董,我听说《偶创》内部有弊端,才导致之前的投资商撤资,现在加入,是否不合时机,会影响公司声誉?” 他是公关部,消息灵通。 随后有人驳斥:“这是个流量至上的时代,《偶创》的流量很好,创远现在进入,正好可以收割一大波流量,打响知名度。” 也有人义正言辞:“我们公司一直诚信待人,若是《偶创》有弊端出现,应该及时规避,而不是为了一点流量,剑走偏锋。” “《偶创》不会给创远带来利益,不值得投资。” “你没试过,怎么知道不会,何况只有十五个亿而已,以创远现在的能力,完全承担得起。” “承担得起并不意味着要去承担,就像人活着总会死,但不一定要马上去死!” “十五亿是独家赞助,《偶创》还剩一场公演,一场淘汰赛,这是往年选秀节目里流量最高的几期,再加上成团夜的现场直播,噱头、流量、关注度全在创远,百利而无一害。” “……” “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