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二章 北宋困境,高俅之策-《大明:靖难戍边,称霸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佶闻言,露出意动之色。

    一旁的蔡京无奈的站了出来,打破了这个美梦:

    “官家,没有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之势,若燎原之火,就算我北宋割地称臣,年年岁币,岁岁纳贡,大明皇帝都不会接受的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赵佶皱眉反问。

    蔡京嘴角扯出一抹苦笑,反问道:“官家若手握百万重兵,并有绝对把握能覆灭一国,且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时,可还容得大理和西夏的存在?”

    “不会。”

    蔡京替赵佶给出了答案。

    “大明皇帝必然也是一样的想法,他手握天策和苍云两大无敌之军,而今登基称帝又有大明雄师百万,万万大明百姓可以不断补充兵力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只出兵三千,一日灭安南,两日灭暹罗。”

    “南宋也好,北宋也罢。”

    “对大明皇帝来说,并不比安南和暹罗强大多少,既然能如探囊取物般轻易取之,他又怎可能答应臣服结盟这等协议呢?”

    北宋自然比安南和暹罗强大百倍千倍。

    蔡京也只是如此比喻。

    可满朝文武,包括赵佶却都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和借口。

    毕竟,谁叫天策府的战绩太过彪炳了呢。

    三千将士,一日灭一国。

    还不是直取皇都,突袭斩首的战术。

    是实实在在将整个安南和暹罗一城一城打下来,直接打穿一国俘虏了两国的国主。

    北宋是强,但比之暹罗又能强大到哪儿去?

    三千天策灭不了北宋就三万。

    澶渊之盟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才成的。

    北宋和大明的国力差距,好比某个村庄对比一国,后者一旦挥兵顷刻就能叫前者灰飞烟灭?

    结盟?称臣?

    不过痴人说梦罢了。

    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蔡相可还有良策?”

    “没有!”

    蔡京两手一摊,若是大辽进犯,或者大隋来功,他都能想出办法,可面对大明的威胁,他实在是无计可施。
    第(2/3)页